第八十六章 规划安排 教育问题

    天唐产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,年底总结会议,随着王玄策的回京,也顺利召开。目前人员配置虽然还不全,但是已经初具规模,经过认真的讨论,最终敲定了太子府内务和天唐产业的整个领导班子。

    王玄策继续担任产业大总管,郑韬担任副总管,戴文熙负责技术开发,担任技术总管,李明慧还是财务大总管,苏月秾担任财务副总管,并兼任产业副总管。和郑韬一样协助王玄策做事,二人只是分工不同。李安俨由于被李世民提名,担任天唐产业保卫部门的负责人。

    至于太子府内,由赵崧担任内务情报总管,李明慧兼任太子府秘书兼安全总管,负责天涯十卫和新成立的秘密情报组织。地支营和连云山的明教事务,由李承乾自己负责,实在是没有更合适的人手。当然,中央军也成立起来,由秦绍峰担任军事总管,归太子直接调度。

    李承乾看着这些安排,也不住地摇头,实在是底蕴浅薄,又有李世民的节制,能做到目前这种情况,也算是不错了。

    马上就是新年了,对于产业的未来规划,首先就是大力发展采矿业,包括铁矿煤矿,金属非金属等产业。然后就是钢铁、化工和纺织业,咬咬牙,李承乾也只能捏着鼻子安排,实在是戴文熙逼着他朝前走。其实说白了,就是逐步从工场手工业,过渡到机器大工业。用戴文熙的话就是,第一个五年计划,搞工业革命。

    至于教育和专业技能方面,李承乾最是发愁,想让普通老百姓理解和支持你,必须先让他们解放思想,接受你的理念,并且还能从中受惠,这样才能进一步施展自己的手段和变革,否则只能是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,最终一事无成。

    李承乾最后还是召集李五戒和戴文熙,三人经过内部秘密商议,最终敲定了一系列的措施。总的说起来,也就是分为五部分,首先在产业内部,凡是进入天唐产业的工人和农庄用工,一律上内部培训学校或进行岗位培训,自由参与,不参加的也可以,但是你的薪金和岗位晋升之路就会断掉,这只是其中的第一步。

    第二步,对于天唐产业的正式职工,你招收工人学徒也好,特殊学员也罢,全部采取直销拉人头,自愿加入的模式,为此三人设计了几套话术和洗脑方法。最终目标是,只要发展三个下线,就会得到产业的奖励,包括岗位晋升一级或者奖金若干,如果你的其中一个下线还能拉到三个人的话,那么你还会得到提成,如果三个人都能拉到下级学员,那么恭喜你,你的岗位还会晋升。采取这样的模式,也是不得已,因为这是速度最快的洗脑和普及教育模式,当然是为了普及李承乾他们的那一套现代理念和基础知识。

    第三步,在京城定期举办普通知识常识考核竞赛,技能资格等级考核,专业知识考核,不论出身,不拘一格,利用考试进行知识普及和人才选拔。同时利用一些娱乐和报纸宣传活动,进行专业知识的推广和普及,免费发放资料给下层的工匠和农民。

    第四步,重新审定修改格物宝典初级篇,开放格物宝典进阶篇,当然是经过去芜存菁后的孔孟学说为灵魂,改造和修改后的道家、法家、墨家思想为骨架,三人所能掌握的,并且一致认可的现代知识技能为血肉。然后融合三人的知识、理念和经验,结合古籍的知识体系,从初级到高级,全部公开发行,贱卖天下,准备在来年秋季,直接开办天唐大学入学考试,考试内容就是以格物宝典为主。

    第五步,利用李承乾和李世民的影响力,在国子监和弘文馆继续进行洗脑教育,利用一切经济手段和政治手段,拉拢、改造和影响一批人,为将来进一步解放思想创造良好的环境。

    商议之后,戴文熙端着茶杯,瞅瞅李五戒和李承乾,嘴角露出一丝笑意,随后腾出一只手,抓抓自己的耳朵。蹦出一句话来:“不错不错,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,可是如今只有你两个臭味相投,人数不够啊,看来你们得抓紧时间,赶紧生一个出来,就能凑够数了。”

    李五戒顿时满脸通红,李承乾看着戴文熙则是满脸黑线,最后实在忍不住了,大吼:“会讲人话不?赶紧滚。”

    戴文熙看着李承乾的囧样,笑的声音更响了,但是人也是相当机灵,急忙一个转身,把茶杯一撂下,边走边说:“不但智商低,情商还不够,泡妞都不会,还能干什么,好心当作驴肝肺,不和你一般见识,到底还是个小孩子。”

    看着戴文熙踩着夸张的步子扬长而去,李承乾都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烦恼,李五戒瞅瞅他,直接说了一句:“郎君,其实他人很不错,即使喜欢说些怪话,但从另一面看,最起码,在产业规划执行方面,和教育方面,他也做出了许多暗示和建议,这就证明他不是你的敌人,而是希望团队合作,把事情办的更好而已。”

    李承乾望着五戒的俏脸,长长叹了一口气,伸手端起茶杯:“摊子太大,步子太快,他等不及,我们都等不起,既然想要好好地向前走,就要冒险,这一点我们两个确实不如他,可是他又不想多揽事,就只能我们出头了。再说,马上就是新年,记得电视上演过,贞观二年,可是有蝗灾的,如果能把握此机会,在解放思想,推广理念,赢得百姓信任方面,我们可能会占一部分先机。”

    李五戒捋了一下鬓角的头发,想了想,回道:“难道你农庄里养的那些鸡鸭鹅,既不卖又不杀,就是为了对付蝗灾?”

    李承乾点点头:“果然瞒不过你,不过对付蝗灾,只是其中的一方面,另一方面就是羽绒了,只要弄好了,养殖产业就能进一步和纺织服装业结合,毕竟棉麻毛羽绒共同发展,才能满足需要,到时这天下的饥寒问题就会水到渠成得到解决,说穿了,人口增长才是重中之重,这才是最重要的资源。”(记住本站网址,Www.XS52.info,方便下次阅读,或且百度输入“ xs52 ”,就能进入本站)
这篇小说不错 推荐
先看到这里 书签
找个写完的看看 全本
(快捷键:←) 上一章   回目录   下一章 (快捷键:→)
如果您认为秾李天唐不错,请把《秾李天唐》加入书架,以方便以后跟进秾李天唐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